新动态:新刊|《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2期目录

日期:2023-06-03 16:48:00 来源:民俗学论坛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2期目录

目 录


【资料图】

前沿话题•民俗变迁、生活革命与民俗学

(主持人:周星)

广西风俗改良的近代与当下

黄洁(05)

“生活革命”视角下的当代茶空间消费研究——青岛市茶馆•茶艺馆空间消费

刘伟(21)

生活革命视角下的汉服运动

张小月(32)

民间文学研究

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

段友文 石怀庆(44)

危险的愉悦:中国古代狐精故事中的性别歧视与替罪现象

任志强(61)

母题变体的生长机制探析——以丁兰刻木故事为例

马志远(67)

民俗研究

为学术与为社会——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研究的思想历程

王雪(77)

守土有责,拓土有方:乌丙安学术研究谫论

谢红萍(84)

民间艺术研究

挑战艺术与文化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艺术人类学

【美】尤金妮亚•基辛 弗雷德•R.迈尔斯 著

刘冬梅 李航 译,金雨 校(92)

斗草阆苑:仇英笔下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张玉芝(108)

从神坛到民间:大理白族阿吒力古乐的文化变迁与适应发展研究

赵雯静 朱靖江(1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神庙剧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

赖伟鸿(127)

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行动的循证研究

程瑶(138)

书评

回到《山海经》的世界——评《〈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

宋亚(148)

综述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史研究体系——2022年节日文化高端论坛综述

彭玉全 张建军(155)

摘要与关键词

01

前沿话题(主持人:周星)

民俗变迁、生活革命与民俗学

[主持人语]现代民俗学在中国的成长逐渐地明确了“朝向当下”的大方向,因此,曾经长期拘泥于那些缘起于旧时过往的“传统”的民俗学家,也就必须面临许多全新的课题。与此同时,现代民俗学民俗变迁、生活还逐渐地开始探索普通民众在当下现时的日常生活,关注经由普通民众无限丰富的实践活动而创革命与民俗学造出来的多元、多彩的生活文化。现代民俗学尤其关注社会变革与民俗变迁及其给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方式带来的复杂影响,也因此,它对于当下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生活革命”,自然不能熟视无睹。本特辑以“民俗变迁、生活革命与民俗学”为主题,由多位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一起探讨如何理解现时当下普通民众的生活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三篇论文有几个基本的共同认识:一是重视生活者在他们各自的日常实践中不断努力重构其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努力,这些努力成为各种新民俗在当下不断得以滋生的源泉;二是尊重普通民众对于美好生活孜孜以求的正当性,正是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想象付诸实践,老百姓才能够持续地维持和提升他们各自日常生活的品质;三是揭示了普通的生活者在建构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时,往往倾向于把过往旧时的“传统”视为珍贵的资源,不仅努力地学习和发掘它们,而且致力于把它们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有意义地再次生产出来。

本特辑的若干讨论尚有不尽成熟之处。作为从现代民俗学的立场出发,鼓足勇气尝试去对普通民众当下日常生活展开学术追问的努力,这些讨论还显得颇为幼稚,为此,我们由衷期待学术界同仁的批评和指教。

广西风俗改良的近代与当下

黄洁

[摘要]政府的力量在近代以来中国的风俗改良中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就广西而言,从1930年代新桂系的风俗改良,到1950年代社会生活领域的移风易俗,到1980年代后乡风文明建设与城镇化都伴随着政府对各族风习的改革。文章尝试以“生活革命”的视角,梳理民国以来广西当局实行的风俗改良政策,通过今昔比较概括近代以来其文化政策的潮流,并指出经历了“消失”和“复活”的传统与新风俗的互动,既有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也有民众的参与以及传媒和科技的配合,从而显示出生活革命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广西;风俗改良;文化政策;生活革命

“生活革命”视角下的当代茶空间消费研究

——青岛市茶馆·茶艺馆空间消费

刘伟

[摘要]茶馆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休闲娱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当下中国都市市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新生活方式的形成过程中,传统的茶馆逐渐演变为茶艺馆,这可以说是“生活革命”中颇具典型性的例证。改革开放以来,青岛茶馆文化经历了从茶馆(棋盘室)到茶艺馆(清饮)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既是青岛市民对公共空间的性质及利用重新认知的过程,也是都市市民新的空间消费方式的形成过程。本文以青岛市内茶馆、茶艺馆为考察对象,分析青岛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公共空间的使用以及消费意识的转变,探讨都市茶空间消费问题。

[关键词]茶馆;茶艺馆;文化消费;空间消费;“生活革命”

生活革命视角下的汉服运动

张小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俗学家将这一现象归纳为“生活革命”。汉服运动的兴起及汉服文化的日益流行,可谓是服装生活巨变的一个典型案例。当下汉服运动主要有汉服展示、形象建构、娱乐化、民俗生活化等实践,其中的诸事象与当下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Z世代的崛起、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经济的繁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汉服能在这片土壤生根开花,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满足了当下都市青年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这样的文化实践亦构成了当代年轻人群体都市民俗的景象之一。

[关键词]汉服运动;生活革命;都市民俗

02

民间文学研究

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

段友文 石怀庆

[摘要]20世纪以来的民间文学教材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民间文学教材的初创期。自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期,民间文学教材基于“五四”文学革命思潮,在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对比中构建教材的基础理论。第二阶段是民间文学教材的成型期,从40 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间文学教材承续延安文艺“以人民为主民间文学教材;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大学教育体”的传统,凝聚共识的框架体系逐渐形成。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末至今,民间文学教材建设得到大发展,经历了从体系固化到反思自身,在语境研究的学术转向中开拓新的形式。

[关键词]民间文学教材;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大学教育

危险的愉悦:

中国古代狐精故事中的性别歧视与替罪现象

任志强

[摘要]中国古代狐精故事中“狐妓一体”现象非常突出,这一现象生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在性淫和善媚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狐与妓的联系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那就是中国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作为社会地位卑贱的边缘群体和婚姻体制之外的“外来者”,娼妓群体不幸充当了导致男性堕落的“替罪羊”角色,而狐媚故事不过是这类社会现象在文学上的反映而已。

[关键词]狐精;娼妓;性别歧视;替罪羊

母题变体的生长机制探析

——以丁兰刻木故事为例

马志远

[摘要]母题变体多指母题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方式,如同在故事生命树枝干上生长出的枝叶。丁兰刻木作为“二十四孝”之一,其民间流传的故事情节呈现出母题链单一而母题变体繁多的状态。通过对比丁兰刻木故事生命树枝叶的稀疏与繁杂,可以解析出母题变体的生长机制与变异趋势:处于故事开头的母题容易产生变体;拥有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的母题容易产生变体。动植物、物品、背景、角色等元素的加入使得母题的可诠释空间逐渐增大,母题愈加详细。相应地,在不同讲述人群的差异化解读下,该母题便会呈现出千万个面孔。

[关键词]母题变体;母题 ;丁兰刻木;变异性

03

民俗研究

为学术与为社会

——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研究的思想历程

王雪

[摘要]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研究的三个课题,即吴歌研究、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对东岳庙和妙峰山的考察,都注重观察中国传统社会本身的运行模式以及现代国家建构中民众的角色、地位、身份。在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坐标中,顾颉刚民俗研究活动始终处于思想与实践、学术与运动的交叉位置,并通过这些研究逐渐树立起了解民众的目标,以此消弭象牙塔里的学问钻研与走入民众的社会运动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顾颉刚;妙峰山;民俗研究;社会运动

守土有责,拓土有方:

乌丙安学术研究谫论

谢红萍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民俗学者走向田野,迈向民众,从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中探求真知。民俗学家乌丙安秉承守土有责、拓土有方的学术理念,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成果。同时,他以极大的文化热忱与高度的学术自觉投入到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中,以行动实践不断完善中国民俗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彰显了民俗学者的学术自觉与行动实践,其学术历程与行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俗学者赓续传统、从实求是的学术品质。

[关键词]乌丙安;守土有责;拓土有方;学术自觉;行动实践

04

民间艺术研究

挑战艺术与文化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艺术人类学

[美]尤金妮亚•基辛 弗雷德•R.迈尔斯 著,刘冬梅 李航 译,金雨 校

[摘要]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艺术人类学作为关注对象,因为这是人类学领域经历剧烈动荡变革的时期;这一转型期可以被理解为是对“艺术”这一本身就极不稳定之范畴的回应。诸如日益加剧的表征危机、“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及去殖民化和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涨等问题,在1984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开创性展览“毛利人”(Te Maori),以及同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20 世纪艺术中的‘原始主义’”(“Primitive” in 20th Century Art)展览中都有所回应。这些变革对各种边界进行了重新商榷、打破与定位。不仅涉及所谓“西方”与“他者”之边界,还有“高雅”与“低俗”之界线,从而导致了对公共文化的再评估。在此,我们探讨了艺术理论的不断转换和影响,及其与主流艺术世界中非典范艺术之交锋,并回顾 当代艺术和人类学之间的多重交叉。

[关键词]民族美学;艺术理论;批判实践;纠缠;艺术世界;流通

斗草阆苑:

仇英笔下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张玉芝

[摘要]中国仕女画中人物姿态及配景元素并非随意安排,画家往往采用符号性语言加强对某一主题的表达,充满象征与隐喻。传为明代画家仇英所绘之《斗草图》,呈现为芳龄女子园中斗草游戏的场景,给今人研究古代女性春游活动留下了宝贵的图像佐证。本文借鉴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的理论范型,从三个层级逐次对《斗草图》进行分析阐释,意图触及作品所蕴藏的艺术价值和深层文化寓意。

[关键词]仇英;斗草图;绘画;女性游乐;图像学

从神坛到民间:

大理白族阿吒力古乐的文化变迁与适应发展研究

赵雯静 朱靖江

[摘要]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都会经历保留自身特色、与多种艺术形式互动融合的过程,最后以适合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态流传下来。白族阿吒力古乐是源于大理地区民间信仰的仪式音乐,作为呈现地方性知识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活态传承中表现力极强,并于艺术特征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从神坛到民间的白族阿吒力古乐,适应发展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作为彰显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存在。其历史沿革中的文化变迁,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的民族文化积极创新的过程,也是民族艺术适应时代语境的路径展望。

[关键词]白族阿吒力古乐;文化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0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神庙剧场: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

赖伟鸿

[摘要]作为专门性的演艺空间,神庙剧场不仅为民众提供了观演戏曲的场所,还承载了传统戏剧、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而言,神庙及其戏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建筑意义上的保护,传统戏剧及信仰民俗则被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保护,这容易忽视非遗项目与文化空间的整体性。在神庙剧场中,地方神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空间,神庙演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形式,信仰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动力,三者在观演的互动实践中实现非遗的再生产。从整体性视角上看,神庙剧场的保护与传承是多方协商的过程,既要注重“剧”的传承,也要注重“场”的保护。神庙剧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以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为行动目标,以多元行动者作为异质节点,他们相互作用、彼此建构,形成神庙剧场的传承网络。

[关键词]神庙剧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行动者网络

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行动的循证研究

程瑶

[摘要]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很少被关注的领域。一方面,包括自然灾害、冲突和疫情在内的紧急情况给非遗的传承和存续带来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非遗又是社区面对紧急情况时进行准备、响应和恢复的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不断推动与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有关的议程,并于2020年通过了《紧急情况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作原则和模式》。我们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行动中积累的档案资料进行循证分析,讨论将基于社区的能力建设与多元行动方的共同参与作为紧急情况下非遗保护和活用的行动方向。

[关键词]紧急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循证研究

06

书评

回到《山海经》的世界——评《〈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

宋亚

《山海经》自问世以来即备受关注,历代注解、研究其书者可谓络绎不绝。但对于该书究竟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目前学界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自汉迄今,《山海经》或被冠以地理志之名而列于史部地理类,或被视为语怪之书而列于小说家类,或被称作“神话之渊府”而进入文学殿堂,另有古代巫书、地理博物志等说。其中,普遍为世人所接受、认同的是怪物志、妖怪谱、神话书的观点。究其缘由,乃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山海经》一书记载了许多神祇物怪,既有各种样貌奇特的异鸟怪兽,又有能引发吉凶祸福的灵异动物,还有栖居于山川的众多神灵。但实际上,即便对《山海经》一书的内容稍作打量,也会发现上述观点失之偏颇,因为书中除那些吸引眼球的神灵怪物之外,更多是关于山川海泽、方国物产等地理学、博物学方面的知识。

刘宗迪近著《〈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以下简称《〈山海经〉的世界》)一书即结合博物学、语言学、生物学、民俗学、天文学以及文化史知识,对《山海经》所记载的那些怪物、妖怪、神灵进行重新解读,从根本上推翻了以此书为怪物志、妖怪谱、神话书的传统观点。该书摈弃以往种种关于《山海经》中怪异记载的奇谈怪论,回到文本本身,回到《山海经》的文化语境,用古人看待自然和万物的眼光观照书中记载的那些栖居于山川溪谷的神灵物怪,对其怪异的形态、灵异的行为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褪去长期以来笼罩其上的神秘伪装,让它们如其本然、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社会各界大谈特谈《山海经》之怪物异兽的今天,该书反其道而行之,致力于揭露它们的真相,为意欲了解、利用、研究此书者斩除草莱,其学术意义不可忽视。

07

综述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史研究体系

——2022年节日文化高端论坛综述

彭玉全 张建军

节日史研究既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学者长期关注的重点话题。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华民族的节日体系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不仅有充栋盈车的节日文献遗存,还有种类纷繁的活态节日遗产,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史研究体系提供了肥沃土壤和鲜活样本。节日是新文科时代多学科共有的专门研究对象,对其挖掘阐释,不仅有利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是推动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时代命题。

2022年12月3日,“我们的节日”北京工作室、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主办,《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节日研究》《民间文化论坛》协办的“节日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022年节日文化高端论坛”成功召开。来自40家单位的六十多位学者围绕传统节日史研究、20世纪的节日研究、节日传承研究、节日的当代实践研究以及少数民族节日研究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民间文化论坛” 2023-05-12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标签: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