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最可怕的是十句话里,科普了九句正确的,掺杂进了一句错误的话

日期:2023-06-09 12:30:30 来源:左派幼稚病

【本文来自《“针尖对麦芒”里的“麦芒”是啥?竟然还会自己挖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资料图片)

科普工作,最忌讳的应该是,将自己对于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无比自信,毫无缘由地应用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上去。最可怕的就是十句话里,科普了九句正确的,然后掺杂进了一句错误的话。

这个号发的科普文章,我看了不少,自然也收获了很多知识。但是里面涉及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我印象里,我也不是第一次指出了。

这次呢,就是这所谓的古音正读wang2,是缺乏古音知识得出来的可笑结论。

至于文章的依据《广韵》,实际上是指的《广韵》反切“武方切”。反切,最简单地说,就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来拼读:w(u)+f(ang1)=wang1。

是不是发现稍微有点不对了?这文章不是说的wang2,第二声么?怎么用了第一声的“方”字作为反切下字?

不但这个反切如此,实际上很多反切都并不能简单地按照前面说的“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这个原则拼读出今音。

为什么?

因为反切记录的是当时甚至更早的语音信息,而记录者并不可能知道这个被切字反切上字反切下字这三个字,在一千多年之后的读音。语音在一千多年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指望这三个字总能保持1+1=2的精准关系,是不可能的。拿反切上字和下字的今天的读音,想要直接去拼读出被切字的今天的读音,往往是刻舟求剑

所以,想要古代的反切来拼读出今天的读音,其实有时候是需要掌握一些古音演变的知识的。

比如这个w和m的问题,就是古音学上的一个常识,即“古无轻唇音”。也就是说,古代最早只有“帮滂并明”四个重唇音声母,而没有“非敷奉微”四个轻唇音声母。最简单地说,就是有汉语拼音里的b、p、m,没有f、w;f、w是后来从b、p、m里面分出来的。

所以再回到《广韵》这个“芒”的“武方切”,并不是古代的“武”声母是w,所以“芒”跟着也是w。而是古代的“武”声母是m,切出来的“芒”声母也是m。南方方言保留古音因素更多,很容易找到“武”声母是m的方言例子。古无轻唇音,“武”声母变成轻唇音w,反而是后来才出现的。

类似的反切例子也很好找:灭-亡列切、弥-武移切、鳗-无贩切……

标签: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