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4 06:30:00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8月3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情况。公安部共研究出台26项新举措,力争8月底前全部部署实施。
(资料图片)
新举措包括将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政策,放宽集体户设立条件等。
调整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政策
公安部将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据介绍,公安部将健全以常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降低落户门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调整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政策,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更好地解决进城普通劳动者的落户问题;进一步放宽集体户设立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取消人才市场、众创空间等单位设立集体户限制,推行乡镇(街道)或村(社区)设立公共集体户,便利各类人员落户。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亓希国介绍,截至2022年,1.4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7.7%。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亓希国说,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一环。公安部将充分发挥人口管理对于人口有序流动的牵引作用,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亓希国表示,将推动各地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围绕户籍制度,最新发布的措施中还包括要探索户籍准入同城化,支持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居住证互通互认。
此外,公安部还将推动试点实施灵活落户政策。对农村籍大学生、科技人才、退伍军人因实际居住、就业创业等申请落户的,可以迁入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为外籍商贸人员提供口岸签证和多次签证便利
公安部将为外籍商贸人员来华提供口岸签证便利。对来华商务洽谈、商贸交流、安装维修、参展参会、投资创业等的外国人,来不及在境外办理来华签证的,可凭企业邀请函件和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口岸签证入境。因商贸业务需要多次往返的,入境后可以换发3年内多次入境有效商贸签证。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副司长贾同斌介绍,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政策全面恢复、国际人员往来逐步恢复正常,国内部分企业及外籍高管、客商对快速办理签证、便利来华开展商贸活动具有现实迫切需求。为顺应商贸规则,助力国内外向型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为外籍商贸人员提供口岸签证和多次签证便利。此项举措将进一步促进跨境商贸人员往来,便利外籍高管、客商等人员顺畅高效来华开展贸易合作、考察洽谈等商务活动,有助于国内企业抢时机、抓订单、拓展国际市场,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更好地保障国际人员要素流通,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将试点下放保安公司设立和保安员证核发审批权限
发布会上介绍,将试点下放保安服务公司设立和保安员证核发审批权限。将保安服务公司设立由省级公安机关下放至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审批,将保安员证核发由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下放至县级公安机关核发,推行保安员考试网上报名、预约、审核制度。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亓希国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保安企业发展到1.6万余家,保安员644万余人。公安部持续深化推进保安行业管理改革,研究提出压缩审批时限、减免证明材料、优化办事流程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保安市场活力。
目前,设立保安服务公司申请材料压缩近三分之一、审批时限缩短三分之一,保安培训单位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在此基础上,部分地区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将保安服务公司设立和保安员证核发的审批权限下放,优化保安员考试发证工作流程,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在此次推出的新措施中,公安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下放保安服务公司设立和保安员证核发审批权限、推行保安员考试网上办理,明确保安员考试发证规范化办理流程,提出各环节创新管理服务工作举措,推动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改革,保安市场准入和保安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
发布会上,公安部研究室副主任何文林介绍,将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网络传销、走私、非法经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等犯罪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侵害企业产权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追赃挽损与侦查破案并重,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同时,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加强对接报案立案、强制措施适用、异地办案协作、查扣冻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完善核查督办等机制。
此外,围绕经济发展,新措施中还指出,要保障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对新业态、新模式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促进共享经济、网约房、民宿、电竞酒店、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智能网联汽车等新经济健康发展。
文/本报记者高语阳
标签:
下一篇:最后一页